当前位置:首页 » 好文分享 » 详情

中医教你简单祛湿健体

春分已过,阴晴不定,空气湿漉漉,让人倦困提不起劲,肠胃容易变差,按中医说法,是源于身体受「湿」困扰,今次教大家春日祛湿,以改善体质。

华南地区易湿困

何谓身体「太湿」?春天大地回暖,导致湿气上升,加上香港位处岭南沿海地区,湿度较高,身体容易有湿困,因而精神变差、 胃口不振及困倦乏力,感觉四肢重坠及排便稀烂等。香港人长时间在室内工作,不见阳光,更会加重湿困问题。「寒底」或「热底」的人,各有不同症状,前者寒湿夹杂,表现为手足易冷、腹痛及消化力较弱;后者湿热相兼,表现为大便较黏、排泄不畅及有口臭。

另有三类人士长年有「湿重」情况,分别是肥胖而缺乏运动、饮食不节制及久居湿地之人。肥胖者应多作运动,因流汗可调节体内水液的循行,舒展筋骨 亦有助提升精神;爱冷饮和甜食的人应改吃清淡及温和食物,减轻肠胃负担;居于沿海、低洼地区的人士,平时应多晾晒衣物被铺,开动抽湿机,保持空气流通及干 爽;若有睡前洗发习惯,谨记彻底吹干头发,均有助减低外湿侵袭人体的风险。

防治水肿有办法

如何祛湿?关键是保持大小二便及排汗畅通,少盐、戒甜及戒冻品,还要多吃祛湿健脾、利水益肾的食材。例如山药、茯苓有健脾胃、渗湿利水,以及宁神安心功效;黄芪可补气固表、利尿托毒及敛疮生肌;薏苡仁可健脾渗湿、除痹止泻,炒过后特别有除湿作用。

芡实薏苡仁赤小豆粥

材料有芡实十二克、薏苡仁十五克、赤小豆十二克和糙米五十克,将以上材料浸洗,加入适量清水煮 成粥。此粥有健脾、养胃及祛湿功效,适合春天多雨潮湿日子食用。大家亦可透过运动、按摩和浸浴祛湿,改善肺、脾、肾、三焦功能,排走体内多馀水液,以及预防和改善湿困。

简易健脾汤水

中医推介二苓扁豆黄芪汤,具健脾补气、利水湿功效,将土茯苓十二克、茯苓十五克、炒白扁豆十克、黄芪九克及山药十二克(见图)浸洗及沥干,加适量清水煎煮一小时,即可饮用。

办公室伸展祛湿

大家可在办公室旋转脚踝、站立蹬脚、按摩脾经(双腿内侧)及敲拍胆经(双腿外侧),这组动作每次至少做三分钟,可防止春困、提升精神及去水肿。

自行按穴祛湿

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穴

位置: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,位于两条小腿内侧,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。
功效:运脾胃、化湿滞、利膀胱及治风湿。
按法:用拇指点揉双侧穴位各三分钟。

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

位置:腹中部左右各一,距离肚脐水平旁两寸(三横指宽度)。
功效:健脾化湿、调畅大肠及理气消滞。
按法:用单手拇指及中指分别点揉双侧穴位,或震动式按压一百次。

春日天气潮湿,容易令人困倦乏力及精神不振。
睡前吹干头发,可减低外湿侵袭人体的风险。
按摩有助排去体内多馀水液,以及预防和改善湿困。
以芡实、薏苡仁及赤小豆煲粥,有健脾、祛湿功效。

适量吃辣椒可祛湿。

坊间流传吃辣椒能祛湿,是否有效?

辣椒性热味辛,能温中散寒、下气消食,适用于胃寒气滞、脘腹胀痛、呕吐、泻痢、风湿痛及冻疮,适量进食有助祛湿,但体质湿热、皮肤或肠道过敏人士则不宜食用。

身体湿气过重会否引致湿疹等皮肤问题?

身体湿气过重,会加重湿疹、暗疮、脚癣及牛皮癣等皮肤病患,需要看病者临 表现及体质才能断定,一般湿邪表征为皮损流滋、糜烂及肿胀等。

坊间吸湿脚贴标榜祛湿,是否有效?

视乎吸湿脚贴是否含中药成分、剂量多少,以及经皮肤吸收成效如何。如脚贴只含吸湿干燥剂,单纯吸走脚汗,则与中医药祛湿理论没有关系。
打赏
X
打赏方式:
  • 支付宝
  • 微信
  • QQ红包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
日期:2016年04月11日 06:27:31 星期日   分类:好文分享   浏览(54890)   评论(4)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blogs.hk/post-818.html   [百度已收录]
声明:本页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或来源于网络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请仔细甄别!本站只为传递信息,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,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!

留言咨询

自动获取QQ

昵称

邮箱

网址

      Copyright © 2024 博客之家 版权所有  
      關於本站免責聲明sitemap新站登錄